在家裝施工時,對于防水層的處理,需要把握的幾點施工原則。
1、盡量不要破壞原有防水層。一般情況下,裝修時樓房中的衛生間、浴室和廚房的地面原本都做有防水層。重新裝修時若改變格局,則*易破壞防水層。如不按程序重新做防水或修補,日后定會發生滲漏,殃及鄰里。
2、家庭裝修宜選用柔性防水材料。尤其是易受到破壞的墻體、地面、水管根部等。鋼性防水材料在受到震動、敲鑿時*易產生裂紋而導致防水層破壞引起漏水;柔性材料可以適應基面的折展與收縮,由于震動和沉降等原因產生的微小變動都可以變形恢復。
3、針對特殊部位,須做特殊處理。比如較易漏水的地漏、陰角及水管根部都是**防護對象。在墻與地面之間的接縫也是容易發生滲漏的地方,一定要督促工人處理好這些邊邊角角,防水涂料一定要涂抹到位。
4、做完防水后,務必進行閉水試驗。方法是先將衛生間下水管道口堵死,再將衛生間注滿4cm深的水,夏季需要閉水24小時,冬季需要閉水48小時進行觀察,看水面有無明顯下降。
另外,各個功能區間防水處理工序不盡相同,宜有區分。
◆地面防水
如果需要更換廚、衛、陽臺等原有地磚,將原有地磚鑿去后,要先用水泥砂漿將地面找平,再做防水處理,這樣就可以避免防水涂料因厚薄不均而造成滲漏。在做防水之前,要將地面清理干凈,用室內*防水涂料反復涂刷至1.5毫米。
◆墻面防水
衛生間洗浴時水會濺到鄰近的墻上,如沒有防水層的保護,長此以往,隔壁墻和對*角墻易潮濕發生霉變。所以要做好墻面防水。一般防水處理中墻面要做80厘米高的防水處理,但是非承重的輕體墻,就要將整面墻做防水,至少也要做到1.8米高。與淋浴位置鄰近的墻面防水也要做到1.8米高,若使用浴缸,與浴缸相鄰的墻面防水涂料的高度也要**浴缸的上沿。
◆陽臺防水
小小陽臺,光影徘徊,現在的陽臺早已不是從前存放物品的儲物間了。風雨來時,*道防水關是陽臺的門窗,如密封不好,窗與墻體連接的各個部位都是要**照顧的部位。此外,有排水口的陽臺地面,要確保陽臺地面到排水口的坡度適宜,陽臺的陰陽角和排水口處都要做好增強處理,另外要確保陽臺和客廳至少有2厘米-3厘米的高度差。此外,要保持陽臺地漏的通暢也很關鍵。
◆廚房防水
廚房不同于衛生間,地面不會經常出現大量明水,這也導致許多業主疏忽了對于廚房地面的防水處理。對于有地漏的廚房來說,排水設計時要考慮到有較大水量的可能性,地面一定要進行防水處理。地漏和管根處要著重處理,施工時要對地漏周邊的部位剔槽;嵌入密封膏后再做剛性防水找平層和防水層。
◆地暖防水
到了冬季,北方居室室內外溫差較大,靠近門、窗的地熱管道*易產生冷凝水,向下方混凝土結構滲透。因此,需進行防水處理。在鋪設地熱管道之前,先涂刷防水涂料,以丙烯酸類防水涂料為佳,涂抹厚度2毫米。然后再做找平層、地暖保濕層,再鋪設地暖管道。管道離窗的距離在800毫米為佳。
產品推薦